时间:2023-02-22 02:08:43 | 浏览:413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消费者逐渐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生鲜食品消费也因此走到线上。不过多数大众仍习惯于线下生鲜购买场景,所以在疫情爆发之前,生鲜电商好长一段时间内在资本市场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2020年疫情肆虐之时,生鲜电商迎来第二春。不过各个平台因为经营路径不一,对此次发展风口的反应也有所不同,部分平台得以蓄力,然而有部分平台却深陷困境。
因为生鲜电商下游企业客户群体不同,细分出了主要面向餐饮、商户的B端平台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C端平台。也正是B、C两端面向群体的迥异,让部分生鲜电商B端和C端在疫情的催化之下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在C端,得益于配送到家的方式击中消费者“外出不便”的痛点,生鲜电商平台营业额不断被推高,正因为此,各个C端平台在疫情的催化下逐渐取得长足发展。各大生鲜电商巨头或借势加速扩张,或跨进资本市场。
在2021年,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赴美成功实现上市梦;盒马生鲜迎来开店潮,紧接着是京东七鲜、山姆会员店等也纷纷提速,紧锣密鼓地扩张开新店。
而在B端,对于依靠餐饮、商户等B端市场平台来说,过得并不如意。众多周知,疫情对于线下餐饮的冲击之大,整个餐饮业关店停业甚至倒闭等问题屡屡不绝,而导致作为其上游供应端的生鲜电商平台向下输出受阻,业务表现上不尽人意。
像美菜网这样的生鲜电商B端头部企业也遭受重创,美菜网CEO刘传军曾透露预计在2020年年底实现盈利,2021年实现规模化盈利的愿景也终成泡影。另外转向C端试图自救也是举步维艰,源于C端有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TO C老玩家驻扎,整体竞争环境并不友好,美菜网在B端与C端之间进退两难。
当前,疫情相比之前稍有缓和,生鲜电商也步入了“冷静期”。然而,在经历了资本大输血、扎堆上市后的C端企业却还是“状况百出”,积累已久的弊病也一一暴露,而此时的B端市场仍在发展方向上进行自我修正,速度慢于C端一步。
除了老生常谈的亏损问题之外,此次疫情还暴露了不少C端的隐忧。
首先,疫情逐步好转,部分用户生鲜消费可能重新转向线下,平台线上用户留存量存在较大变数。
据易观数据显示,2020年Q3生鲜电商人均单日打开次数为3.8;2020年Q4为3.4;2021年Q1为2.9。可见生鲜电商用户线上使用频次有所下降,这给生鲜电商增强用户粘性方面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
其次,生鲜电商的第二次爆发带来订单暴涨,前后端协同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平台服务和商品质量上频出各种问题,从而使得平台与用户之间的矛盾凸显。
根据投诉平台“电诉宝”数据披露,在2021年受理的投诉中,投诉问题集中在质量、订单、售后服务等。
再者,运营模式缺点被放大。
第一,前置仓模式没有线下流量输入,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实现获客,盈亏难以平衡,像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仍旧依靠资本输血。另外,线上生鲜消费在下沉市场普及度还较低,前置仓下沉容易面临营收难以摊薄成本的问题。
第二,到店到家模式在配送环节需要多方联动,其中涵盖拣货、配送、管理等,这些复杂的配送流程需要较多的成本来维持,而且随着订单量的增多所要投入的成本不降反升,有如盒马鲜生等规模较大的生鲜电商,同城配送上门成本高,订单量越大,反而有增加单均履约成本的风险。
从业务角度来说,大多数C端平台订单数量持续攀升,生鲜电商C端市场的确是借势实现了完美逆袭。但从内部运营机制的角度上看,生鲜电商C端市场深埋有用户流量不稳定、平台与用户之间矛盾升级等潜在危险。
无独有偶,生鲜电商B端在运营机制方面也逐渐显露出了不少缺陷。
有着生鲜电商TO B企业大部分采用重资产自营模式,主要表现为自建仓配体系和物流配送网络,且供应链两端连接上游生产商和下游商户。这类模式相对于C端的运营模式来说供应链比较成熟,但对产业链条的紧凑度要求较高,中间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体运行停滞。
正因为如此,生鲜电商B端平台在经过疫情冲击后,下游商户资源受损,导致B端业务严重收紧,部分B端企业不得不加速优化经营机制。
一方面,积极创新运营模式。重资产模式的亏损问题严重突出,对于一些久久未能盈利的平台来说改变现有模式或许才是出路。
以美菜为例。在2021年,美菜开启“自营+平台”混合模式,把自营的“重”和平台的“轻”相结合。在保持自营模式高履约效率优势的同时,可以尝试利用平台模式缓解一定的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B端多元类型并驱。以客户群体划分,B端生鲜电商可分以中小餐饮企业或是小商户等小B客户为主的平台,及以大品牌连锁餐饮企业等大B为主的平台。
经此疫情,B端生鲜电商主靠单一业务线的平台遭受重创,有此教训之后,各个平台开始在业务线的延伸和多元化发展上苦下功夫。据公开数据显示,在2021年,一直以来主攻小B市场的美菜开始将触手伸向大B业务;还有主打一、二线城市的快驴提出“百城攻坚战”的扩张计划,计划开拓约70个城市,主要以三线城市为主。
与加速快跑,各方激烈竞争的C端市场相比,B端市场需要进入缓冲的慢跑道,放慢速度复盘现有发展模式。因为就现在B端的情况看来,头部生鲜电商平台内部运营模式缺点已然暴露,亟待自我革新,无暇于市场竞争。
综上来看,现在大部分的生鲜电商在运营模式上积弊严重,就像根基不稳当的大楼,抗风险能力薄弱,此时盲目进行扩张或者转型大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具体来说,从部分平台竞争角度上看,C端市场巨头集体涌进,有如阿里加码十荟团、滴滴推“橙心优选”、拼多多的“多多买菜”等,B端有望家欢、快驴、彩盒鲜、海底捞蜀海等实力玩家。无论是C端市场还是B端市场,都处在互相抢食的竞争环境中。
从整体角度上看,生鲜电商行业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被动驶进“快车道”,但过快的发展速度反而让各个生鲜电商平台陷入浮躁的状态,盈利方面需要提速、运营模式方面亟待改善……
最为重要的是,各个生鲜电商平台的亏损“焦虑症”越发严重,这也就容易让许多生鲜电商企业陷入急忙上市的怪圈,都想抓住疫情红利期完成上市,解决亏损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2021年敲锣上市的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上市依旧未解决盈利难题。
亏损成疾、竞相上市试图盈利,目前生鲜电商总体看似循序渐进,但实际上大部分生鲜平台内部运营模式亟待完善,一心盯着上市的发展节奏难免容易操之过急。此时,稳中前进,或许才是求胜的明智之举。
本文由 @韭菜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上,还有一个叫做“茅台商城”的入口,点击进入后仅有“客户登录”、“门店管家”、“片区登录”、“营销员登录”四个端口,点进“客户登录”端口,需要登录名以及密码才能进入,俨然是一个商务交流平台,与“商城”的字面含义相去甚远。
上线倒计时3月23日,界面记者独家获悉,贵州茅台在半年前“秘密”启动了新电商的开发计划,目前初期工作基本完成,预计本月底上线发布。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电商开发计划具体细节仍处于保密阶段,具体信息暂不知悉。
SH)正式官宣,经历半年筹备,茅台数字营销APP——“i茅台”将于3月31日正式上线启动试运行,消费者可在“i茅台”预约申购最新发布的4款产品,但不直接销售500ml飞天茅台酒(下称“普飞”)。前述接近茅台传统经销商人士分析,“预计茅台不会要求经销商拿出太多配额出来,因为一旦大量1499元普茅推出市场,必然冲击茅台酒价格,这不是茅台想看到的。
从丁雄军到任茅台至今动作频频,在新品集中上市、竞合发展、营销改革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都有精准化的部署,珍品、虎茅、茅台1935等产品的高调营销可谓是吸足了眼球,茅台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经销商的“神经”。数据显示,尽管批发渠道营收远高于直销渠道,但相对于社会经销商、商超、电商等渠道毛利率,自营渠道毛利率略高。
让上海公交25路女司机蔡筱瑾没想到的是,开了28年“辫子车”的她,竟然在临退休前的一个多月,没有了车顶上的“牵绊”。8月15日,25路全线启用“白金刚”新能源车,告别64年的“辫子车”时代。这也是在时隔多年后,又一条传统无轨电车线路选择“变
网址)、 贵州渝梓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凉都网址)、江阴富到蜂业专业合作社(中国蜂产品供应商中文域名的普及不仅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为了各大网络平台,应用厂商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而对于中国蜂产品供应商等专业细分的平台而言,注册启用“品牌名
网址)、重庆安旅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醉美涪陵网址)、 贵州渝梓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凉都中文域名的普及不仅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为了各大网络平台,应用厂商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中文域名作为点石成金的营销利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每天早上7点和菌菌科学育儿玩具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在帮孩子选择玩具时,可以遵循以下几点。◆看认证3C强制认证、CE欧盟认证、ISO认证。
每一个减肥的人都想让自己在一天两天的时间里瘦下来,都在寻求速成的方法。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减肥从来没有速成这一说。减肥不仅是为了加力体重,而是在减肥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让成果一直保持下去。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会出现反弹的现象,这有可能是减肥的方法没有用对,那么如何减肥不反弹呢?减肥需要注意什么?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美容中医科副主任梁晓粉表示,减肥不可依赖药物,很多减肥药都是通过抑制食欲达到减肥效果,长期使用会营养失衡,同时很